请选择规格
中医古籍《金匮要略方》
页数: 86双页192页
简介:《金匮要略方》三卷,中医相关古籍。
《金匮要略方》一般指《金匮要略方论》,简称《金匮要略》,是东汉医学家张仲景所著。以下是具体介绍:
- 成书过程:张仲景原撰《伤寒杂病论》十六卷,经魏晋王叔和整理后,其古传本之一名《金匮玉函要略方》三卷。北宋时,翰林学士王洙在馆阁残旧书籍里发现此书,后北宋校正医书局林亿等人对其校订,删去上卷伤寒部分,保留中、下两卷杂病和妇人病部分,并把下卷方剂分列各证之下,重新编成《金匮要略方论》。
- 主要内容:全书分上、中、下三卷,共25篇。首篇《脏腑经络先后病脉证》为总论,对疾病的病因、病机、诊断、治疗、预防等作了原则性提示。第二至十七篇论述内科病的证治,第十八篇论述外科病的证治,第十九篇论述趺蹶等5种不便归类病的证治,第二十至二十二篇专论妇产科病的证治,最后3篇为杂疗方和食物禁忌。所述病证包括痉、湿、暍、百合、狐惑等60余种,收方剂262首。
- 学术价值:《金匮要略》是我国现存最早的一部论述杂病诊治的专书,奠定了杂病的理论基础和临床规范,被后世誉为“方书之祖”。其辨证论治的思想方法,为中医内科学及其他临床学科奠定了基础,对后世临床医学的发展有着重大贡献和深远影响。