医学 第102页
霉疮备考方 卷1-2 附録 大田三秀 辑五术阁-中国传统文化五术(山医命相卜)的研究五术阁

霉疮备考方 卷1-2 附録 大田三秀 辑

霉疮备考方 卷1-2 附録 大田三秀 辑 日本医学者编辑的针对性医书。微盘下载:霉疮备考方 卷1-2 附録 大田三秀 辑
五术阁的头像五术阁-中国传统文化五术(山医命相卜)的研究五术阁五术阁2年前
0426
精选治痢神书  上 中 下 卷  张介宾 著 鲁超 订五术阁-中国传统文化五术(山医命相卜)的研究五术阁

精选治痢神书 上 中 下 卷 张介宾 著 鲁超 订

《精选治痢神书》三卷,痢疾专著,明代医学家张介宾撰。张景岳(1563-1640),明末会稽(今浙江绍兴)人,名介宾,字惠卿,号景岳,因其室名通一斋,故别号通一子。同时因为他善用熟地,有人又...
五术阁的头像五术阁-中国传统文化五术(山医命相卜)的研究五术阁五术阁2年前
0488
《颅囟经》《师巫颅囟经》五术阁-中国传统文化五术(山医命相卜)的研究五术阁

《颅囟经》《师巫颅囟经》

儿科著作。书名取小儿初生时颅囟未合之义。又名《师巫颅囟经》。二卷(一作三卷)。托名周穆王时“师巫”所传(一作东汉·卫汛撰)。明代以后原书已佚,今之所存乃辑自《永乐大典》的《四库全书...
五术阁的头像五术阁-中国传统文化五术(山医命相卜)的研究五术阁五术阁2年前
02211
黄帝内经灵枢经 宋 史崧 校订五术阁-中国传统文化五术(山医命相卜)的研究五术阁

黄帝内经灵枢经 宋 史崧 校订

《灵枢经》,又称《灵枢》、《针经》、《九针》,汉族传统医学重要著作之一,中医学理论体系形成和奠基之作。是现存最早的中医理论著作,约成书于东周战国时期。共九卷,八十一篇,与《素问》九...
五术阁的头像五术阁-中国传统文化五术(山医命相卜)的研究五术阁五术阁2年前
0487
《神农本草经疏》30卷  明  天启5年  缪希雍五术阁-中国传统文化五术(山医命相卜)的研究五术阁

《神农本草经疏》30卷 明 天启5年 缪希雍

《神农本草经疏》 共12本 总计400m左右(公元1625年,明天启5年),简称(本草经疏》。是缪希雍编著。
五术阁的头像五术阁-中国传统文化五术(山医命相卜)的研究五术阁五术阁2年前
0358
治肿指南五术阁-中国传统文化五术(山医命相卜)的研究五术阁

治肿指南

二卷。不著撰者。本书以图文并茂方式阐述各类肿胀病证治方法,兼及其他杂病证治。卷一收背肿图、长肿形图、圆肿形图、阴肿图、已脓肿形图、内肿图、浮肿图、面肿图及鼓胀、腰痛、哮喘、食伤等图...
五术阁的头像五术阁-中国传统文化五术(山医命相卜)的研究五术阁五术阁2年前
0379
《内经知要》 上下卷 明·李中梓五术阁-中国传统文化五术(山医命相卜)的研究五术阁

《内经知要》 上下卷 明·李中梓

李中梓(1588~1655)字士材,号念莪,明末华亭(今江苏松江)人。为明末一大医家,—生对中医理论研究十分重视,兼取众家之长。其论述医理,颇能深入浅出。所著诸书,多能通俗易懂,在中医学的普...
五术阁的头像五术阁-中国传统文化五术(山医命相卜)的研究五术阁五术阁2年前
0497
察病指南. 卷之上 中 下 施发 撰五术阁-中国传统文化五术(山医命相卜)的研究五术阁

察病指南. 卷之上 中 下 施发 撰

全书共3卷。卷上总论脉法。阐述了脉的三部诊法及其和脏腑的配属关系,诊脉方法,五脏六腑与四季的平脉、病脉、辨三因以及定生死脉诀27则。卷中为辨七表八里九道、七死脉及诊七表相承病法。卷下...
五术阁的头像五术阁-中国传统文化五术(山医命相卜)的研究五术阁五术阁2年前
0338
脉语. 卷之上 下  明  吴昆述五术阁-中国传统文化五术(山医命相卜)的研究五术阁

脉语. 卷之上 下 明 吴昆述

《脉语》,脉学著作。一名《脉学精华》。二卷。明·吴昆撰。刊于1584年。本书论脉简要,颇有见地。作者对太素脉基本上持批评态度。书末附脉案格式,是对医者的诊病时书写病案所提出的具体要求。...
五术阁的头像五术阁-中国传统文化五术(山医命相卜)的研究五术阁五术阁2年前
0565
新刊铜人针灸经,七卷五术阁-中国传统文化五术(山医命相卜)的研究五术阁

新刊铜人针灸经,七卷

针灸疗法是中国传统医学中独特的治疗方法之一。针灸学与经络理论在两宋时期(960−1279 年)蓬勃发展,逐步系统化、规范化。《新刊铜人针灸经》实为宋代官修医学规范教材《太平圣惠方》中的《针...
五术阁的头像五术阁-中国传统文化五术(山医命相卜)的研究五术阁五术阁2年前
04012